线上“云”教研 “研”途风光无限
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信息科技教师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认识与理解。11月30日,南通市小学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相聚线上,聚焦身边的算法,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蒋小春老师执教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语音图像识别编程》关注垃圾分类的热点问题。将机器学习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功能对物体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分类,并使用舵机控制垃圾桶的打开与关闭。从原理理解到结构制作、程序编写,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
海安市实验小学陈丽莉老师的《密码本中的算法》,从身边的事物——密码本展开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密码锁所蕴含的算法原理,了解条件分支语句在密码认证程序中的具体应用。课中巧妙地利用项目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设计—制作—测试—优化的过程,体验了程序项目的完成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形成完整的作品。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思考、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中,激发其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其计算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通市北城小学鞠敏老师的《科技创新 智慧防疫》,从学生身边的防疫场景出发,层层深入。从核查一位学生核酸报告中的一项信息(时间或结果),到同时核查学生的核酸报告时间和结果,最终核查班级所有学生的核酸报告,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使用计算机批量核查班级所有学生的核酸报告中,学生感悟技术将人类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感悟技术的魅力,同时渗透着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季正辉、崇川区教师发展中心郭祥主任、海安市实验小学佘友军老师以及海门区特殊教育学校梁东艳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专家们肯定了三节课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分解、抽象建模、算法设计等过程,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海安市教体局基础科科长郑明达作《信息科技中的算法与教育》专题讲座。讲座从什么是算法、为什么教(学)算法、怎样教(学)算法三部分展开,引领市中心组成员从理论的高度走向实践的深度。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佳玮老师从“衔接”二字出发,作《衔接:信息学科算法教学》专题讲座。从学段衔接、到课程内容衔接、再到学科间的衔接三个方面展开,强调学科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衔接”中提升学科存在价值!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是在课堂中落实学科育人的关键所在。本次研讨活动,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加深了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为教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