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校园 彰显共生内涵

来源: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3-12-26 14:27:11 浏览次数: 【字体:

海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前身为凤山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一直坚持科研兴校,先后培养出10多名特级教师,创生出高品位的共生教育文化。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9年7月,学校正式组建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0年9月,集团长江路校区开始投入使用;2023年9月,凤山校区和金港校区揭牌运行。目前,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形成了以本部为中心,向东、北、西三个方向辐射的城乡一体化集团办学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名校的核心引领与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共同体。本学期,学校本部校区有教学班(二至六年级)102个,在校学生5664名;长江路校区为一年级,共25个班,学生1327人;凤山校区8个班,学生342名。集团共有教师450多人。在共生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文化底蕴深厚,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设施完备,教育教学质量优异,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近三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领航学校、国际START项目式学习共同体实验学校、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0多项;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校等省级荣誉称号20多项;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南通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南通市首批“四有”好老师建设团队(特等奖)等大市级荣誉称号40多项;海安市社会事业工作先进单位、海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县市级荣誉称号40多项。学校党总支部被评为南通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海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海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百诵百课庆百年 共生党建谱华章”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优秀项目。学校工会被评为海安市五星级教工之家。学校少工委被评为江苏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先进集体等。

近年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路线,严格遵循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和会议精神,在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对照《江苏省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全力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海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了新的贡献。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共生品质

1.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载体,对全体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教育;正常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社团活动和项目学习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建立爱国主义育人机制,重视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深化学科德育研究,推进“三全育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系列读本》使用规范有序,定期开展“文明班队”“标兵班队”“好习惯之星”“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持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精心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缅怀先烈、弘扬传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为共生娃筑牢思想根基。

2.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配齐配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每班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课,每班配有男女生心理健康委员各1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重视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关注心理危机学生,并建好一生一案;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阵地,利用个辅、团辅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学校将“525”心理健康热线张贴在教室、橱窗等醒目位置,确保学生知晓率达100%;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心理健康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发动、普及和教育工作;每学期,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3.强化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共生”办学理念,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小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确保劳动教育的机制、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安全风险防范等得到有效落实。学校重视校内劳动,聚焦劳动教育主题“我爱我校”,指导学生学习卫生值日、绿植养护等;校内开辟“花园、菜园、药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聚焦劳动教育主题“我爱我家”,让学生从简单的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做起,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感受生活幸福。组织学生深入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公益劳动,聚焦劳动教育主题“我爱奉献”,沉浸式体验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快乐。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1.坚持党建领航,树立党建品牌

学校党总支部坚持融合党建理念,认真制定党建工作方案,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书记党课、主题党日、基地寻访、志愿服务等常态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聚焦“五讲五爱”,强化支部作风效能建设,加大“共生党建”文化品牌培育力度,已逐步建成“三化三型”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课时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2.执行教育方针,实施五育并举

学校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开齐开足上好相关课程,并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科学评价制度,常态化开展“五好学生”“单项优生”“十佳共生娃”的评选活动,每年开设100多个内容丰富的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学校无违规办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负担过重等情况,无经查实的学生和家长举报问题。

3.健全管理制度,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实行部门工作与年级部工作统一目标、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不断加强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了公务接待、公车使用、财务审批、四个不直接分管、绩效考核、班主任轮岗等制度;注重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学校民主管理;发挥校少工委、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各年级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学校开放日,定期邀请纪检公安等社会人士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治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落实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领导班子、班主任及任科教师定期进行全员家访并做好资料整理,学校获评“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

三、拓展活动阵地建设,不断陶冶高尚情操

1.营造书香氛围,点亮阅读童年

学校致力于建设书香飘逸的校园,培养“学者型教师”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共生娃,积极打造让学生喜欢的图书馆、阅览室、开放式自助书吧、班级图书角,生均图书量达到规定要求,正常为师生提供借阅服务,为学生创建“处处有书,处处可读”的阅读环境;创设“‘双减’背景下的全学科融合阅读课程”,积极开展多学科阅读的教学实践;定期举办“校园读书节”“共生园中的朗读者”“诗词秀”“整本书阅读”等读书展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点亮学生阅读童年,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促进书香家庭、书香社会建设。学校先后被评为“县首批书香校园”,“南通市首批十佳书香校园”“江苏省首批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

2.重视校园宣传,拓展教育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校史室、荣誉室、党建文化长廊、小银杏文化长廊、班队共生文化窗、小银杏广播电视台、校刊《对话》等宣传教育作用,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展现学生风采,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争做文明共生娃;注重新时代好少年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班级微信、QQ群等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级“童声里的中国”“童真里的色彩”等美育活动;学校还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制度,自主研发《“共生娃在行动”红领巾成长手册》,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发起“小手拉大手、快乐一起走”的倡议,与家长一起乐做公益事,着力培养“能自主、善倾听、乐分享、会创造”的共生学子。

3.搭建活动平台,助力特长发展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近年来,学校开展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不断更新升级社团活动场所,室内篮球场、跆拳道馆、室内羽毛球馆、无人机场等为学生提供了活动保障;学校制定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注重活动顶层设计与策划,以项目学习为抓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学生能力;各类社团活动成绩斐然,在各级各类竞赛、展示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地域性影响。近两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6人次、省级一等奖163人次,蒋智棋同学在2023年世界武术锦标赛中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双料世界冠军。

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大力锤炼专业素养

1.聚焦师德师风,守牢职业底线

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小组,制定了《作风提升年工作方案》《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方案》,开设师德师风建设系列讲座,举行“不忘初心守底线 廉洁从教育人才”专题教育活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报告会,举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演讲比赛,开展“510清廉日”“算廉政账”等专题教育活动;校级、年级部分别成立师德师风巡查小组,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巡查,着力提升师德师能,净化教师心灵,提升服务水平,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不断攀升;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团队考核、个人百分考核重要内容,并与绩效工资发放、评职评先、名师评估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学校在校门外设置举报信箱、公示举报电话、邮箱等,定期组织家长、学生进行师德师风建设问卷调查,学校无教师参与有偿家教或违规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近年来,钱小惠等30多名老师被评为市级以上“168”爱生优秀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

2.注重校本研修,助力专业提升

学校将“学者型教师”作为强师工程的目标,制定教师发展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开展“卷入式”读书、课程建设、课题引领、未名教育家讲坛等举措,把全体教师关注点、兴奋点引导到教育科研、专业发展上来,有序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被确立为“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南通市四有好老师团队”,承担的江苏省教育厅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为了共生理想的项目学习实践”和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向学生品格提升的共生课程建设”都已顺利结项并获评优秀级,“共生教育三十年实践探索”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教师参与编写的研究成果《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跨学科教学:怎么跨 怎么教》均已出版发行。

3.重视专业培训,促进梯队成型

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制定班主任轮岗制、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建立章亚琴等名师工作室,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强化班主任基本功训练;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群体逐年递增的现状,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日常训练机制,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未名赛场、未名读书会等平台,努力执行 “四个一”专业成长制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着力培养优质的参赛梯队,促进名师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双发展、双提升。近年来,姚国艳、孙学军、万韵等老师先后在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省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组织教师参加大市级以上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10多人次获一等奖。

五、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奋力打造特色品牌

1.抓实“三风”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氛围浓厚,逐步形成“诚实、俭朴、勤奋、活泼”的校风、“踏实、严谨、博采、创新”的教风和“扎实、刻苦、多思、善问”的学风,并将“三风”融入到校园环境、制度管理、队伍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发展等方面,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和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共生园里苍翠挺拔的银杏校树见证了学校百年的办学历史,成为实小师生心中永恒的“绿”,学校先后设立了“小银杏讲坛”“小银杏舞台”“小银杏电视台”等学校文化建设阵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正门南面装饰墙体上的校徽,内涵深刻、色彩鲜明,象征着学校共生发展的美好前景;优美的校歌悦耳动听、激昂向上,时刻激励着实小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德育处、少工委每周开展的文明班级评选,每学期进行的标兵班队、优秀班队的考核,都强化了校园的常规管理,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2.融合五育理念,丰富文化活动

学校坚持“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体活动,举行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组织“植树护绿”“敬老爱好”“学雷锋志愿者岗亭”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南通市“小巧手制作”等美育活动;开辟“花园”“药园”“菜园”等劳动实践基地,组织“我会剥”“我会系”等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传统武术引入校园,融合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特色运动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生多能”特色项目;开设管乐团、京剧、舞蹈、击剑、古筝、琵琶、花鼓等形式丰富的社团,融合葫芦文化,创编了葫芦、国画、剪纸、扎染等校本课程;学校还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开展书画、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组建学生花鼓队,开展“童心里的诗篇”“童声里的中国”经典主题诵读等活动;德育处成立了共生园志愿服务队,每周开展“文明实践”“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

3.强化网络宣传,构建文化景观

学校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围绕网络安全进行针对性指导,号召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教育学生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网络游戏;校园内文化景观格调高雅、内涵丰富,共生园内四季如画、异地重建碑朴实厚重、太湖石庄严灵动、未央花园配合楹联的装点更添神韵,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校园文化景观。

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聚力打造平安校园

1.完善硬件建设,优化管理过程

近两年,学校先后完成了本部校区扩建、外立面改造工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增14间专用馆室、朗读亭、共生雕塑、书吧等,构建课程、活动、空间、环境四位一体的全方位五育新格局;教室护眼灯照明升级、教室多媒体设备更换、教室空调安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半亩花田等项目落地有声,教室一体机网络优化到位,确保每间教室的网络正常化,同时也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不断优化管理过程,专用教室设备责任到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定点分区停放,设施物品摆放整齐。校园绿树成荫,人文景观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美丽、健康的校园环境。

2.开展主题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各班级将环境教育和节约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内容,开展了《讲卫生,更健康》《倡导勤俭节约,传承传统美德》《童心爱地球,萌娃在行动》《童心橙趣,E起节点》《争做环保使者,共创生态文明》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家校联合防结核——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预防传染病,健康你我他》等形式进行传染病宣传活动,消除学生对流感、诺如等传染病的焦虑,增强了师生积极预防传染病的意识,进一步筑牢了健康安全防线,为师生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3.构建管理网络,筑牢安全防线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狠抓学校安全、综治维稳工作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强化人防,加强保安人员日常管理和技能培训,提高安防能力,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守好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整合城区交警、干警、特警、社区志愿者以及家长义工护学力量,共同维持交通秩序,全力为学生安全护航;开展每月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检查活动,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区域包干、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强化物防,严格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标准化管理评定细则》要求,提升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水平,三个校区防冲撞护栏、应急照明灯、消防栓、灭火器、烟感报警等设备设施完好有效,所有消防通道畅通。强化技防,定期检查校园周界报警系统和监控设备,做好高清摄像头、一键报警等技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24小时正常运行,全面提升了技防设施应用质效。严格落实法治安全教育三项制度,南通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帐号开通率、安全教育完成率、安全短信发送率达100%。

学校重视周边环境治理,大门周边环境整洁,无违章停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烟、酒、彩票销售网点,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4.组织安全活动,提升安全意识

各项法治安全专题学习活动有方案、重过程、讲实效、有总结;近几年,先后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进行《开学季 法润平安校园》等六个主题讲座或国旗下讲话,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日”等八个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了安全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学校常态化组织防空袭、防暴反恐、消防安全、防震减灾等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准备充分、流程规范、富有实效,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护自救的本领、提升了学校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组织应对能力。学校医务室还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排专兼职人员积极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组织教职工参加2023年红十字生命教育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近两年,学校在各级媒体发表法治安全类报道80余篇,师生参加法治安全类竞赛获奖40多人次,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南通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集体、海安市教体系统平安法治建设先进集体。

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严格按照《江苏省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定信心,勇挑重担,团结一致,奋力打造共生教育品牌,不断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